工業企業節能診斷服務指南(2020年版).pdf
工業企業節能診斷服務指南 ( 2020 年版 ) 2020 年 8 月 1 一、編制目的及適用范圍 (一)背景和目的 受節能意識 、技術力量 、管理體系 等因素影響, 我國 不 同地區、行業間企業能效 水平差距較大 ,企業節能降耗、降 本增效的需求十分迫切。 為 滿足企業節能需求 、 支持企業深 挖節能潛力 、 持續提升工業能效水平 、 推動工業綠色發展, 工業和信息化部于 2019 年 5 月印發了工業節能診斷服務 行動計劃 (工信部節 〔 2019〕 101 號,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) , 每年擬對 3000 家以上重點企業實施節能診斷服務,并培育 壯大一批節能診斷服務 機構 。 為貫徹落實行動計劃 , 指導 服務機構 科學、規范地 為企業實施節能診斷服務,切實 幫助企業發現用能問題 、挖 掘 節能潛力 、 提升 能源利用 和管理水平 、實現降本增效的目 的,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、 國家重點節能技 術推廣目錄、國家工業節能技術裝備推薦目錄、節能機 電設備(產品)推薦目錄 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,參 照 綜合能耗計算通則( GB/T 2589)、工業企業能源管理 導則( GB/T 15587)、 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 通則 ( GB 17167)、能源管理體系要求( GB/T 23331) 等 相關標準規范,制定本指南。 (二)適用范圍 本指南描述了工業企業節能診斷的服務程序、原則要求 2 及各階段任務,適用于指導 節能服務公司 、節能技術裝備 供 應商 等 市場化 機構 ,根據 行動計劃 及相關文件精神,按 照有關服務合同的約定,為 鋼鐵、建材、石化 、 化工、有色 、 機械、電氣、電子、輕工、紡織等 行業企業實施節能診斷服 務,以及向有關節能主管部門提交節能診斷報告、上報節能 診斷數據。 對部分已形成 行業配套的節能診斷服務指南 或 技術 標 準 的情況,以行業 指南 和 標準 為準開展工作,本指南參照執 行 。 二、服務程序及原則要求 (一)基本程序 服務機構 為企業實施節能診斷服務的程序一般包括前 期準備、診斷實施和報告編制三個階段。 前期準備階段的主要任務有明確診斷任務、組建診斷團 隊、確定診斷依據、編制工作計劃等;診斷實施階段的主要 任務有動員與對接、收集相關資料、開展能源利用診斷、開 展能源效率診斷、開展能源管理診斷等;報告編制階段的主 要任務有匯總診斷結果、分析節能潛力、提出節能改造建議 等,最終形成企業節能診斷報告 (模板見附件 1)。 (二)原則和要求 節能診斷服務屬于市場化行為,必須遵循企業自愿參與 原則開展, 服務機構 提供服務時應滿足以下基本要求 3 1、參照本指南要求,為企業提供專業、規范的節能診 斷服務,確保診斷結果的真實性、結論的科學 性及改造建議 的可行性; 2、遵守合同條款,不得強制增補服務內容、增加企業 額外負擔; 3、建立自律機制,保守企業商業秘密,保障數據和信 息安全。 三、前期準備階段 (一)明確診斷任務 根據服務合同要求,結合企業實際需求,明確節能診斷 的范圍邊界、深度要求及統計期。 節能診斷的范圍邊界可以覆蓋企業全部生產工藝過程, 也可以只涉及部分分廠或生產車間。節能診斷按深度要求可 以只完成本指南提出的通用基礎診斷,也可以結合行業 和企 業 特點對指定工序環節、工藝 流程 、 用能系統、技術裝備 等 開展專項診斷。節能診斷的統計期原則上為上一自然年,如 2020 年開展的診斷工作以 2019 全年為統計期,其它年份的 統計數據可作為對照依據使用。 (二)組建診斷團隊 根據企業所屬行業、所在地區及診斷任務情況,配備相 關專家,組建診斷團隊,填寫節能診斷團隊成員表 (見 附件 1 扉頁)。 診斷團隊應包括至少一名企業人員,可以是 4 企業負責人、能源管理人員、財務人員、有關技術人員等。 (三)確定診斷依據 根據企業所屬行業、所在地區及診斷任務情況,確定診 斷依據,主要包括國家及地方相關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、用 能和節能相關標準規范、節能技術和裝備(產品)推薦目錄 等。 本指南附件 3 列舉了不同行業、地區通用的部分節能診 斷依據,可供參考。 (四)編制工作計劃 診斷團隊根據診斷任務要求,結合企業實際生產經營情 況,編制節能診斷工作計劃,明確診斷服務的主要內容、任 務分工及進度要求。 四、診斷實施階段 (一)動員與對接 向企業宣貫節能診斷服務對發掘節能潛力、指導后續改 造、實現降本增效的意義,傳達保護企業商業秘密、保障數 據和信息 安全的自律要求。組織診斷團隊和企業進行對接, 向加入診斷團隊的企業人員明確有關責任、部署工作任務。 (二)收集相關資料 根據診斷任務及工作計劃,收集企業生產經營、能源利 用等相關資料,主要包括企業概況、能源管理情況、生產工 藝和裝備情況、能源計量和統計情況、能源消費和能源平衡 5 情況、主要能耗指標情況、節能技術應用情況及效果、過往 節能診斷 /能源審計 /能源利用狀況報告等。 (三)實施能源利用診斷 重點核定企業能源消費構成及消費量,分析能源損失及 余熱余能回收利用情況,核算企業綜合能耗,分析企業能量 平衡關系。 1、依據企業提供的各能源品種、耗能工質月度與年度 統計報表、成本報表等資料,結合必要時進行的現場抽檢, 核定企業能源消費構成及各能源品種、耗能工質消費量。 2、依據企業提供的有關技術資料,參照工業余能資 源評價方法 ( GB/T 1028)等標準規范 ,結合必要時進行的 現場核查,分析企業能源損失及余熱余能回收利用情況。 3、基于已核定的企業能源消費構成及消費量、能源損 失和余熱余能回收利用量,根據企業提供的分品種能源折標 準煤系數、能源熱值測試報告等資料,參照 綜合能耗計算 通則( GB/T 2589) 等標準規范,核算企 業的綜合能耗和綜 合能源消費量。 4、參照 企業能量平衡通則( GB/T 3484) 等標準規 范,分析企業能量平衡關系,從能源采購、轉換、輸送、終 端利用等環節分析能源利用的合理性。 (四)實施能源效率診斷 重點核算企業主要工序能耗及單位產品綜合能耗,評估 6 主要用能設備能效水平和實際運行情況,核查重點先進節能 技術應用情況。 1、依據企業提供的生產經營資料,確定主要產品的產 量和產值,并結合已核定的企業綜合能耗,參照 綜合能耗 計算通則( GB/T 2589) 、 單位 產品能耗限額 等標準規范 , 核算企業主要產品的單位產量綜合能耗、單位產量可比綜合 能耗、單位產值綜合能耗 , 并 與 國家能耗限額、行業 平均及 先進 水平 等 進行 對比 評估。 2、依據企業提供的生產經營資料,確定主要工序的中 間產品產量,并結合已核定的工序內各能源品種、耗能工質 消費量,參照 綜合能耗計算通則( GB/T 2589) 、單位產 品能耗限額 等標準規范 ,核算企業主要工序的中間產品單位 產量能耗(即工序能耗 ) ,并與國家能耗限額、行業平均及 先進水平等進行對比評估 。 3、針對企業主要能源品種的重點用能設備(如以煤炭 消費為主的燃煤鍋爐和爐窯 等 、以電力消費為主的電機系統 和電爐窯 等 、以油氣消費為主的燃油燃氣鍋爐和爐窯等), 依據企業提供的工藝設備清單、運行記錄及歷史能效測試報 告等資料,結合必要時進行的現場能效測試和運行情況檢 查,參照用能設備能量平衡通則( GB/T 2587)、工業鍋 爐經濟運行( GB/T 17954)、電力變壓器經濟運行( GB/T 13462)、評價企業合理用電技術導則( GB/T 3485)、評 7 價企業合理用熱技術導則( GB/T 3486)等標準規范,分析 評估企業重點用能設備的能效水平、用能合理性及實際運行 效果。 4、 根據企業提供的工藝設備清單、節能技術應用及改 造項目清單等資料,對照國家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、國 家工業節能技術裝備推薦目錄、節能機電設備(產品)推 薦目錄、高耗能落后機電設備(產品)淘汰目錄等政策 文件,結合必要時進行的現場核檢,分析評估落后設備淘汰 情況及先進節能技術、裝備的應用情況。 (五)實施能源管理診斷 重點核查企業能源管理組織構建和責任劃分、能源管理 制度建立及執行、能源計量器具配備與管理、能源管理中心 建設和信息化運行、節能宣傳教育活動開展等情況。 1、依據企業提供的組織結構圖、崗位職責和聘任文件 等資料,參照 能源管理體系要求( GB/T 23331)、 工業 企業能源管理導則( GB/T 15587) 等標準規范,結合必要 時對相關部門和人員的現場尋訪,核查企業能源管理部門的 設立和責任劃分、能源管理崗位的設置和人員配備等情況。 2、依據企業提供的能源管理制度、標準和各類規定性 文件,參照 能源管理體系要求( GB/T 23331)、 工業企 業能源管理導則( GB/T 15587) 等標準規范,結合必要時 對相關部門、人員的現場尋訪,核查企業在能源計量、統計、 8 考核 、對標等方面的管理程序、管理制度及相關標準的建立 及執行情況。 3、依據企業提供的能源計量器具配備清單、能源計量 網絡圖、計量臺賬等文件資料,參照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 具配備和管理通則( GB 17167)等標準規范,結合必要時 的現場抽檢,核查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和管理情況。 4、依據企業提供的能源管理中心、能耗在線監測系統 建設和運行資料,結合必要時的現場尋訪,核查企業能耗數 據的采集和監測情況,評估企業能源管理系統的數字化、信 息化和自動化水平。 5、依據企業提供的宣傳手冊、活動策劃、培訓記錄等 資料,結合必要時的現場 尋訪,核查企業開展節能宣傳教育 活動、組織能源計量 /統計 /管理 /設備操作等崗前和崗位培 訓的情況。 五、報告編制階段 診斷工作完成后,基于診斷結果分析企業節能潛力、提 出改造建議,并參考附件 1 編制企業節能診斷報告。 (一)匯總診斷結果 以圖表的形式匯總能量利用、能源效率及能源管理三部 分診斷的信息及數據結果,主要包括企業能源消費指標匯 總表 (見附件 1 表 1)、企業工藝設備統計表(見附件 1 表 2)、企業節能技術應用統計表(見附件 1 表 3)、企業 9 能源管理制度建設和執行情況統計表(見附件 1 表 4)、企 業能源計量器具配置和使用情況統計表(見附件 1 表 5)等。 (二)分析節能潛力 基于節能診斷結果,采用標準比對法、先進對照法、問 題切入法、能源因素法、專家經驗法等方法,客觀評價企業 能源利用總體水平,全面分析能效提升和節能降耗潛力。 1、分析能源損失控制、余熱余能利用的節能潛力。 2、分析用能設備升級或運行優化控制的節能潛力。 3、分析能源管理體系完善或措施改進的節能潛力。 4、分析工藝流程優化、生產組織改進的節能潛力。 5、分析能源結構調整、能源系統優化的節能潛力。 (三)提出節能改造建議 結合企業實 際情況,從 技術改造、裝備升級、工藝優化、 管理提升 等方面提出節能改造建議,對各項改造措施的預期 節能效果和 經濟效益進行綜合評估。 節能改造建議可以參照附件 1 表 6 的格式匯總。 附件 1 __________________企業 節能診斷報告 報告編制單位 20 年 月 日 節能診斷報告確認單 節能診斷報告確認內容 本節能診斷報告對我單位能源利用情況進行分析評價, 經我單位確認,內容屬實。本報告包含的信息及數據,僅用 于為我單位實施節能改造提供參考,未經授權不得用于其它 商業用途。 提供節能診斷服務的 機構 (負責人簽字蓋章) 接受節能診斷服務的企業(負責人簽字蓋章) 節能診斷報告出具日期 節能診斷團隊成員表 序號 姓名 節能診斷工作分工 職稱 從事專業 專家成員 1 項目 負責人 2 3 4 企業人員 1 摘要 主要包括企業生產經營和能源消費的基本情況,節能診 斷服務的需求、任務和主要內容,企業診斷統計期內的能源 消費指標、能源利用效果評價,企業節能潛力分析,節能改 造建議及預期效果等。 1 一、企業概況 (一)企業基本情況 介紹企業的組織結構、主要產品、生產能力、行業地位 等情況。 (二)生產工藝流程 繪制企業生產工藝流程圖,簡要介紹工藝原理及關鍵用 能設備。 (三)能源消費概況 介紹企業能源消費的特點和能源利用總體情況。 二、診斷任務說明 (一)企業診斷需求 從發現用能問題、挖掘節能潛力、指導節能技改、實現 降本增效、履行社會責任、推進綠色發展等方面,介紹企業 接受節能診斷服務的需求。 (二 ) 服務合同說明 介紹節能診斷服務合同的主要條款,包括診斷服務的范 圍、統計期,實施診斷的主要依據等。 三、診斷內容及結果分析 (一)診斷內容說明 一是能源利用診斷 方面, 主要包括梳理企業能源消費構 成及消費量,分析能源損失及余熱余能回收利用情況,計算 企業綜合能耗,分析企業能量平衡關系等。 2 二是能源效率診斷方面,主要包括計算企業主要工序能 耗及單位產品綜合能耗,評估主要 用能設備能效水平和實際 運行情況,介紹重點先進節能技術應用情況等。 三是能源管理診斷方面,主要包括說明企業能源管理組 織構建和責任劃分、能源計量器具配備與管理、能源管理制 度建立及執行、能源管理中心建設和信息化運行、節能宣傳 教育活動開展等情況等。 (二)診斷結果匯總 3 表 1-1 企業能源消費指標匯總表(企業總指標 ) 序號 指標類別及名稱 計量單位 數值 說明 0 企業總指標 0.1 能源利用指標 0.1.1 各能源品種消費量 品種 1 t/Nm3/ t/Nm3/ 0.1.2 各耗能工質消費量 品種 1 t/Nm3/ t/Nm3/ 0.1.3 余熱余能回收量 GJ 項目 1 GJ GJ 0.1.4 余熱余能回收率 0.1.5 企業綜合能耗 tce 0.1.6 企業綜合能源消費量 tce 0.2 生產經營指標 0.2.1 主要產品產量 產品 1 t/Nm3/ t/Nm3/ 0.2.2 企業總產值 萬元 0.3 能源效率指標 0.3.1 產品單位產量綜合能耗 產品 1 kgce/ kgce/ 0.3.2 產品單位產量可比綜合能耗 產品 1 kgce/ 4 序號 指標類別及名稱 計量單位 數值 說明 kgce/ 0.3.3 產品單位產量電耗 產品 1 kWh/ kWh/ 0.3.4 單位產值綜合能耗 tce/萬元 0.3.5 單位產值綜合電耗 kWh/萬元 5 表 1-2 企業能源消費指標匯總表(工序指標 ) 序號 指標類別及名稱 計量單位 數值 說明 1 XX 工序指標 1.1 能源利用指標 1.1.1 各能源品種消費量 品種 1 t/Nm3/ t/Nm3/ 1.1.2 各耗能工質消費量 品種 1 t/Nm3/ t/Nm3/ 1.1.3 余熱余能回收量 GJ 項目 1 GJ GJ 1.1.4 余熱余能回收率 1.1.5 工序總能耗 tce 1.2 生產指標 中間產品產量 t/Nm3/ 1.3 能源效率指標 工序單位能耗( 又稱 工序能耗 或 中間產品單位產量能耗) kgce/ 2 XX 工序指標 3 XX 工序指標 6 表 2 企業工藝設備統計表 序號 設備類別 及名稱 規格 型號 數量 主要能源 消費品種 設備性能 備注 產能類 能效類 1 生產設備 生產能力 t 等 節能措施 1.1 XX 工序 1.2 XX 工序 2 電機及拖動設備 功率 kW 能效等級 配套電機 型號 能效等級 2.1 電機拖動設備(通用) 2.1.1 風機 2.1.2 空壓機 2.1.3 水泵 2.1.4 2.2 電機拖動設備(專用) 3 鍋爐 及加熱爐 設備 容量 t/h 或 MW 能效等級 額定熱效率 注備注欄可填寫必要的設備參數、節能技術(如變頻、聯動控制)等。 7 表 3 企業節能技術應用統計表 序號 技術名稱 應用的 工序 /工藝 應用項目類型 新 建 /改造 建設 時間 投運 時間 節能量 tce /年 備注 1 2 注備注欄可填寫節能技術的推薦情況,如被選入國家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、 國家工業節能技術裝備推薦目錄 等。 8 表 4 企業能源管理制度建設和執行情況統計表 序號 制度類別及名稱 是否制定 實施時間 執行情況 是 否 年 月 良好、一般、較差 1 組織構建與責任劃分 1.1 設立能源管理部門,明確部門責任。 1.2 設置能源管理崗位,明確工作職責。 1.3 聘用的能源管理人員擁有能源相關專業 背景和節能實踐經驗。 2 管理文件與企業標準 2.1 編制能源管理程序文件,如企業能源管 理手冊、主要用能設備管理程序等。 2.2 編制能源管理制度文件,如計量管理 制 度、統計管理制度、定額管理制度、考核 管理制度、對標管理制度等。 2.3 建立企業節能相關標準,如部門、工序、 設備的能耗定額標準等。 3 計量統計與信息化建設 3.1 備有能源計量器具清單和計量網絡圖。 3.2 建立能源計量器具使用和維護檔案。 3.3 建立能源消費原始記錄和統計臺賬。 3.4 開展能耗數據分析,按時上報統計結果。 3.5 建有或正在建設企業能源管理中心。 3.6 實現能耗數據的在線采集和實時監測。 4 宣傳教育與崗位培訓 4.1 開展節能宣傳教育活動。 4.2 開展能源計量、統計、管理和設備操作人 員崗位培訓。 4.3 開展主要用能設備操作人員崗前培訓。 9 表 5 企業能源計量器具配置和使用情況統計表 序號 能源 品種 進出用能單位 進出次級用能單位 主要用能設備 應 裝 臺 數 安 裝 臺 數 配 備 率 完 好 率 使 用 率 應 裝 臺 數 安 裝 臺 數 配 備 率 完 好 率 使 用 率 應 裝 臺 數 安 裝 臺 數 配 備 率 完 好 率 使 用 率 1 煤炭 2 石油 3 天然氣 4 電力 5 水 6 蒸汽 注能源品種可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進一步細化。 (三)用能綜合評價 對節能診斷結果進行全面分析,對企業能源利用的總體 水平進行綜合評價。 四、診斷結果的應用 (一)節能潛力分析 基于節能診斷結果,采用標準比對法、先進對照法、問 題切入法、能源因素法、專家經驗法等方法,從能源損失控 制與余熱余能利用、用能設備升級及運行優化控制、能源管 理體系完善及措施改進、工藝流程優化與生產組織改進、能 源結構調整與能源系統優化等角度,全面分析企業能效提升 和節能降耗的潛力。 (二)節能改造建議 10 結合企業實際情況,從 技術改造、裝備升級、工藝優化、 管理提升 等方面提出節能改造建議,并對各項改造措施的預 期節能效果和經濟效益進行綜合評估。 表 6 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建議表 序號 項目名稱 建設內容 預計總投資 萬元 預期節能 量 tce/年 預期經濟效益 (萬元 /年) 建議實施時間 1 2 3 4 1 附件 2 企業節能診斷的主要依據(通用部分) 一、國家層面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工業節能診斷服務行動計劃 (工信部 節〔 2019〕 101 號 ) 工業和信息化部 國家工業節能技術裝備推薦目錄 工業和信息化部 節能機電設備(產品)推薦目錄 發展改革委 國家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 二、國家標準和技術規范 GB/T 1028 工業余能資源評價方法 GB/T 2587 用能設備能量平衡通則 GB/T 2589 綜合能耗計算通則 GB/T 3484 企業能量平衡通則 GB/T 3485 評價企業合理用電技術導則 GB/T 3486 評價企業合理用熱技術導則 GB/T 13234 用能單位節能量計算方法 GB/T 13462 電力變壓器經濟運行 GB/T 15316 節能監測技術通則 GB/T 15587 工業企業能源管理導則 GB/T 17166 企業能源審計技術通則 GB 17167 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 GB/T 17954 工業鍋爐經濟運行 2 GB/T 23331 能源管理體系要求 GB/T 28749 企業能量平衡網絡圖繪制方法 GB/T 28751 企業能量平衡表編制方法 各行業主要 產品能耗限額 標準等